新疆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布尔津县境内,距离阿勒泰市西北200多公里处,是一个坐落在阿勒泰深山密林之中的高山湖泊。“喀纳斯”在蒙古语里意为“美丽富饶而神秘”的意思。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,湖面长25公里,宽1.6—2.9公里,形如一个长豆荚,面积37.7平方公里,约为天山天池的8倍。整个喀纳斯湖自然景观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。湖水最深处为188.5米,除了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(湖水最深处312.7米)外,是我国最深的湖泊。
它的北面是高耸入云的友谊峰,湖的周围重峦叠嶂,山林犹如画屏。雪岭、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,湖光山色美不胜收。透过湖边茂密的树林望去,青山烟云缭绕,雪峰倒映碧波。密林深处时而传来马鹿低沉的鸣声。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列动植物分布区,湖边尽是茂密的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、红松、云杉、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白桦树林,各种植物达1000多种。到处是柳树和高过人头的草丛。有兽类34种,鸟类72种,两栖爬行类动物7种,湖中鱼类8种,昆虫类300多种。许多种类的花木鸟兽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。丛林中不时露出狍子、马鹿褐黄色身影。成群的野鸭在湖面上嬉戏。湖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,激起一片片涟漪。湖上风姿兼有南北方山区湖泊的特色。
新疆喀纳斯湖景区最著名的几大特色景观有:
1、“喀纳斯湖怪”之谜:在当地称作“大红鱼”,实际上就是一种珍贵的高山冷水鱼种—哲罗鲑鱼。目前所发现的最大个体,据说长达10米以上,而头部宽即达2米,该鱼生性凶猛,牙齿锋利,主要食肉类,据当地牧民介绍,过去小羊羔、牛犊、马匹在湖畔饮水,经常被拖入水中不见,多年来一直不知道为何物所为,故一直盛传湖中有“水怪”。在湖面西侧海拔2030米高的哈拉开特山顶,有个观鱼亭,晴日用高倍率望远镜,最多可同时看到上百条鱼。在2008年夏天一位北京的游客曾在山顶拍到长达1分多钟的湖中巨物的游水画面,当时曾轰动一时。
2、“云海佛光“之谜:在喀纳斯湖景区,每当大雨过后,清晨登上哈拉开特山顶的观鱼亭,观赏日出景色,就可看见喀纳斯湖上空,云海翻腾,雾涛升空,有时可看到如同峨眉山佛光那样的奇观呈现,即西方2公里外的雾海里,有五彩夺目的光环,凉亭和亭中人影,毕现光环之中,人动景亦东,妙不可言。堪称是一奇景。
3、“变色湖“之谜:喀纳斯湖也是有名的变色湖,它随着阴晴晨昏,喀纳斯湖水色也有着规律的变化。从山头望去,晴天是深蓝绿色,阴天则是灰暗绿色,小鱼聚集如云时,湖水也为止变色。夏日晴朗炎热时,湖水又变为微带蓝绿的乳白色,这是由于上游冰川强烈融化,带来大量乳白色粉状冰碛物质所致。有时还会诸色兼备,时而碧绿,时而蔚蓝,时而灰青,时而乳白,一日可变数色,成为有名的“变色湖”。
4、“千米枯木长堤”之谜:在湖面四周都是森山老林,树林密布,这些树木迭代更换,朽木纵横,枯树交错,一些枯树落入湖中,经风吹雨打漂入湖中,越积越多,奇怪的是这些枯木没有顺流而下,却奇怪的自动的逆流而上,都漂到湖的最上游北端,在上游常年汇聚,年深日久,垒起了一道千米枯木长堤,实属罕见,故也称一大奇观。
喀纳斯湖这里奇、特、绝、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、独特的人文景观,构成了保护区美妙神奇的特色,使其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、旅游观光、文化研究的价值,朋友们,欢迎来新疆喀纳斯湖观光旅游考察吧。

新疆喀纳斯 |